Archive for October 2015

Oct12015

不同的歷史觀點看明末遼東戰事與將領

奏摺上的晚明

奏摺上的晚明

數年來,不減對明朝歷史的著迷,本書成為我近年來書架上少有、閱後不須歸還的其中一本。它從萬曆皇帝一直談到崇禎煤山上吊身亡,以明朝在遼東與滿州的戰事為舞台,佐以劇本中歷代群臣的奏摺,以客觀的角度評論各個自己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大明英烈傳」注音讀本是我兒時的啟蒙,「明朝那些事兒」是2011年在輕鬆的故事中,重提起對明朝的憧憬,這本「奏摺上的晚明」不但讓自己更深入了解明朝,更獲得評論歷史人物的客觀方法。
從奏摺上看到不同人物,以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來評論一個人的功過或者一件事情的原委。印證到公司組織,也頗有戚戚焉,也幫助自己對事情客觀思考方法。內容除了按時間敘述歷史的演進外,主要從李成梁開始,逐一描寫這些主帥在領導與對付後金與流寇的能力與其功過。這些將領包括,李成梁、楊鎬、熊廷弼、孫承宗、高第、袁崇煥、毛文龍、盧象升、洪承疇、吳三桂。
李成梁放走了覺昌安與王杲的孫子,努爾哈赤。而後又在「意外」中,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線人),並給予努爾哈赤三十道敕書(朝貢,獲取金銀財寶的門票),與明朝的官職作為補償,使其開始坐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