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202014

阿拉伯歷史文化的初體驗

阿拉伯通史

阿拉伯通史

一本通史,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讀完,效果不是很好,讀到後面忘了前面。不過終於在這次的旅程中,完成第一次的閱讀。正好這次的行程包含伊斯坦堡,在當地開始閱讀最後一個章節。書中阿拉伯的歷史演進,也在奧圖曼土耳其的榮耀與衰敗中,步入現代。
在Musatafa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亟欲對土耳其近來的狀況辯解,也對當前總統領導土耳其走向強盛富強的期待,重回當年的榮耀。這是這位受過高等教育,能夠設計電路、FPGA代碼,聰明好客的工業用電腦的代理商老闆,對伊斯蘭世界少數幾個非產油國家之一的心願。不過,這位愛國者,一手握知識寶典,另外一手仍舊握著寶劍…做軍方的生意。難道這就是這個世界,從古自今的宿命?即便是先知,也無法改變?連他自己也捲入鮮血的的漩渦中?
劉備脫離曹操控管、四處流亡之際,聽徐庶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成就基業。正如先知在Hijrah事件中,逃回母親的希賈茲故鄉,在西元266年7月16日,開啟回曆元年,並帶領信徒及其古萊氏族人,四處征戰,終結阿拉伯多神教的傳統,以表白、禮拜、卡瓦納貢、齋戒、朝覲麥加,這五個綱領,組成基本教義,廣受信眾。。在病死麥地那之前,短短十年間,這群人建立起伊斯蘭的基業。
其後繼承其衣缽的岳父,艾卜·伯克爾,與之後的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等,哈里發,在四個派系中(遷士、輔士、合法主義者、古萊氏貴族),以第一派身份脫穎而出,並以征戰統一阿拉伯半島,使其完全成為伊斯蘭教世界。接著更進一步往北,征服敘利亞、伊朗、滅亡波斯帝國。同時往西征討埃及、的黎波里,博爾克。最後一任阿里在位時,麥地那已經不重要了,政治中心北移。一次在面對穆阿威葉的決戰中,中了對方的計謀,被拔除哈里發的職位。兩年後,穆阿威葉在耶路撒冷僭稱哈里發,建立伍麥葉王朝,在此之前是伊斯蘭的共和時期。此時阿里已遇刺身亡。
伍麥葉族的穆阿威葉,將伍麥葉王朝(或稱伍麥亞王朝,Umayyad Caliphate),奠都於大馬士革(661—750年),爾後提名他的兒子葉齊德為繼任者,世襲原則從此被引入哈里發的繼任制度中,他自己成為開國主
取而代之的是奠都於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帝國 (Abbasid Caliphate, 750—1258年)。在這個時代,哈里發職位不再和伊斯蘭教是同義語,這是有史以來初次發生的事情:西班牙、北非、阿曼、信德,甚至呼羅珊都不完全承認新的哈里發。至於埃及,名義上的承認,多於實際上的承認。阿拔斯王朝,並沒有完全統治伊斯蘭世界。
在阿拔斯時代,奠都於開羅的法帖梅王朝哈里發帝國,或稱法蒂瑪王朝 (Fatimid Caliphate, 909—1171年)是十葉派唯一重要的帝國。其目的是要有意識地反抗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所代表的伊斯蘭教世界的宗教領導權。
另一個伍麥葉王朝哈里發帝國,奠都於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從929年繼續到1031年。
伊斯蘭教最後的哈里發大帝國,是非阿拉伯人建立的,即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奠都於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哈里發帝國(約自1517—1924年)。

1922年11月安卡拉大國民議會宣佈土耳其為共和國,廢除素丹兼哈里發穆罕默德六世,推舉他的堂弟阿卜杜勒·麥吉德為哈里發,否認他的君主權。1924年3月,連哈里發的職位也被廢除了。

No Responses

Comment RSS Trackback URL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