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72014

一位刻苦自修的人類學家的台灣探索記錄

探險台灣

探險台灣

這是一本鳥居龍藏的文選,作者楊南郡先生,細心地將鳥居龍藏的文集,依照時間排序,並將之歸納在四次的主要探查行程(他在1896年到1911年間曾經多次來台,但有幾次沒有特別的記錄)。

第一次走的是花東縱谷(1896);第二次是蘭嶼,而且去蘭嶼前他還跑到基隆河附近挖掘圓山貝塚,並跑去調查和平島的平埔族;第三次調查恆春半島以及台東南部;第四次去了澎湖、台南、高雄的平埔族部落,然後搭汽船到屏東東港調查排灣族,轉往嘉義阿里山前,還去了旗山、甲仙的南鄒族部落,並且在這次,拉著年輕的森丑之助輕裝登上玉山(所謂的輕裝,是連水都沒帶,太強了)。

關於鳥居龍藏以及他在台灣的事蹟,讀者可以在作者的序文中一窺究竟,帶我們認識這位台灣本土人類學的先驅。另外,整本書的內容散佈在各個獨立的文書中,難免有重複的狀況,但第一篇鳥居龍藏的總序,已經幫我們歸納完他整個旅行的見聞以及探索。在往後各章的內容裡,能夠讀到更詳細的介紹(比方房屋內的設置、衣物的特徵、頭髮的特徵、以及他實際訪談的紀錄),常帶來很多珍貴的見聞與新知(比方蘭嶼,我才知道最早蘭嶼的原住民,是煙酒不沾的,跟父親告訴我說,早年他去蘭嶼時,一下飛機,在機場就有許多男人,伸手討香煙,另外蘭嶼的名稱,倒是跟香煙的英文發音有幾分相似呢。)。

之前已經讀過鹿野忠雄的「山、雲、與蕃人」,優美的詞藻,像一本文學書;這本「探險台灣」則比較學術性,各有各的特色跟趣味。

今天「台灣誌」(2014年7月6號)播出巴福越嶺古道的節目時,主持人麥哥提到森丑之助曾經走過這條路,讓我又有點神往,未來還得再讀一下森丑之助的著作。

No Responses

Comment RSS Trackback URL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