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anuary 2013

Jan292013

電腦音譯的那天離我們更近了

剛剛看到《經濟學人》的一篇報導,Conquering Babel,有關於電腦音譯(直接將口語轉譯成另一種語言並”講”出來)的現況。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音譯的時代已經離我們不遠了,不再是科幻電影裡面的噱頭。

記得當時在研究這類辨識的時候,錄製下來的語音,要先經過裁剪(Crop)、正規化(Normalize)、特徵值擷取(Eigenvalue)、數位化(Digitize)等步驟以後,才變成電腦能夠分析的資料。往往一個步驟,就得耗費很多計算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到即時翻譯。隨著DSP硬體的進步,我想這些處理,以現在的硬體來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做完。再加上演算法的進步(文中提到微軟的Deep-Neural-Network),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Read More

Jan202013

《印度的故事》一場18個月的人文歷史之旅

印度的故事

印度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本比較有系統地去了解印度的書,也是作者花了18個月的時間,親自踏遍印度個重點歷史城市的結晶。雖然之前在《大蛻變》跟《微物之神》兩本書中,接觸過印度的宗教、社會、文化背景,但都是比較零散的片段。讀完這本書以後,讓我對印度有更全盤的了解,並使得上次住在新加坡小印度區那兩晚的經驗與記憶,更加深刻(尤其作者提到的氣味,印象非常深刻,街上飄散著奇怪的香味,不討厭,但也不喜歡)。

作者依照時間順序,將整個印度史分成6個階段,然後在每個階段裡面,他都實地去探訪跟該階段有關係的城鎮,然後由該城鎮的風土民情開始,帶出那個階段的歷史情節。我覺得以這樣的方式來閱讀歷史,還蠻有收獲的,跟上一本《在廟口說書》的編排有點類似(但廟書的時間稍微亂了一點,這無可厚非,因為廟書是以廟當做主角)。

另外,我發現若是單獨閱讀本書的內容,不久我的腦筋就被那些饒口的地名、人名給搞迷糊了。但是閱讀一個段落之後,搭配DVD再跟著作者走一次,並加上Google Map的幫助,就很快就能記住那些《摩訶婆羅多》、《旃陀羅笈多》、《梨俱吠陀》等等已經忘掉的奇怪名字、或是城市名稱。像第二章裡面,作者稍微提到麻黃做的飲料,DVD裡面則是一段作者去藥材店嘗試這種飲料的過程(他在片中提到「索馬Sorma」這個單字,就是犁俱吠陀裡面提的東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