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92010

《我們的新世界》一本近代經濟史及經驗的集合

More about 我們的新世界2008年購入的書,卻到今年8月才從頭到尾完整閱讀一遍 - 之前多半讀不到1/5就停了。本書號稱為葛老的自傳,但事實上是一本近代經濟史(美國觀點)加上工作經驗(總體經濟學)的集合,跟「自傳」比較能沾得上邊的,大概只有前面4個章節。

本書以11、12章將本書分為兩個主要部份,11章以前是葛老的傳記,及其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18年期間的世界經濟簡史 - 從第3章尼克森時代被延攬進入白宮開始,一直寫到11章退休為止。

12章以後,則是他多年經驗結晶跟葛式經濟學(Greenomics)的總集,裏面可以看到他對自由市場及財產權保護這種資本主義制度的推崇。個人認為,17章以前的主題編排跟他的論述思路比較有系統,12、13章講完他的「資本主義」信念之後,開始對世界各區域的經濟情勢及歷史背景,提出他的觀點。而從18章開始,主題變得很雜亂,像吃什錦麵一般。這一口吃魷魚、下一口吃大蒜,少數章節甚至連內容也是如此。直到最後一章,他根據數據彙整出他對2030年以前的經濟發展預測。以他保守的個性來看並不意外 - 平凡無奇。

閱讀本書,我認為大可不必因為葛老的功過,產生先入為主的觀感而影響閱讀,倒是可以根據每個不同的主題,拿來跟自己學過的知識、曾經聽過的報導相互印證,而獲得更多的啟發。畢竟一個能夠擔任18年主席,歷經6位(扣掉卡特)不同黨派總統,還可以屹立不搖的人,我們該相信他是有兩把刷子的。更何況他站第一強權的肩膀看世界這麼多年,其經驗必然有值得參考之處。好比我之前在閱讀《非洲崛起》一書時,曾經讀過一篇有關「資源詛咒」的文章,對於荷蘭病的體會,在本書「經濟成長的通用概念」一章之中,又獲得額外的啟發。

本書除了可以一窺近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為讀者帶來許多經濟學方面的知識,是本不錯的書 - 雖然葛老並不是個寫書的料。

No Responses

Comment RSS Trackback URL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