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適合台灣生質酒精的原料來源
一般印象中,談到製造酒精的原料多半會想到玉米、黃豆或者甘蔗這類的作物。由於這些農作物同時也是糧食來源,可想而知,過多的生質酒精生產,將會相對影響糧食供給。此外,也會迫使耕地面積增加,農夫與林爭地,最後不但無法改善地球暖化問題,反而砍伐林木會更加助長二氧化碳的加倍增加(砍伐林木,一是最終會被燒掉變成二氧化碳,一是樹木消失更無法有效固碳),比燒石油還更糟糕。
所以,比較理想的生質酒精原料,最好不要是糧食作物,並且能夠使用一般的荒地來種植(種不太出糧食作物的非林地),最為理想。這樣的問題,已經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因此,當各國政府鼓勵生質能源的當下,也有必要將現有所有的土地種類加以規劃及限制,免得因此而得不償失。比方說,以徵稅的方式,讓取得林地開發的成本,遠高於荒地,藉此間接限制林地的開發,並強迫生質能源技術的進化。天下雜誌394期有篇不錯的報導,可以參考一下。
自從工業化之後,台灣的不再以農業為主,現在連吃的都不夠,更何況是生產酒精?此外,我們這裡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無論土地成本或運輸成本,都需要仔細考量。以土地成本來說,單位產能愈低,需要耕作面積愈大;耕作面積愈大,成本就越高,所以無論肥料、照護、採收的成本都高。而運輸成本,雖然台灣運輸距離相較於其他大國小,相對產生的運費較少,但若能就近採收,並生產、供應生質酒精,也是節省的一個好方法。
總結適合台灣的生質酒精原料,應該要具備以下幾個特性:
- 單位面積生質原料(Biomass)產量高。
- 照護需求:節省人力。
- 低施肥需求:降低肥料成本,減輕污染。
- 低灌溉需求:降低設備投資,節約水資源。
- 低病蟲害:無農藥需求。
- 低蛋白質含量:降低生產時空氣污染。
- 低金屬離子含量:減低對機器設備傷害。
- 不提供人類或動物食用:減低「搶糧」疑慮。
符合以上幾點的本土作物,計有甘蔗、芒草、竹子、布袋蓮、甜高粱及狼尾草等六種,其他像甘藷、向日葵、油菜花、玉米等,都因為單位面積土地產量過低,或收穫、加工成本過高,無法適用。
芒草具有生物毒性,會造成週遭環境其他植物體死亡,同時種子發芽率低、不易栽培,先排除!
甘蔗產量雖然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初次播種後18個月才能收割、其後每30個月兩穫,製糖OK但,製造生質酒精不行,排除!
竹子在台灣地區生長迅速,單位面積產能遠高於甘蔗,但竹子幾乎都生長於山坡地,採 收、搬運、運輸幾乎只能用人工,成本極高;此外竹子與芒草相同,也具有生物毒性,會造成週遭環境其他植物死亡,排除!
甜高粱與甘蔗類似具有高糖分且一年可以兩收,但單位面積生質原料年產量低於甘蔗,比甘蔗更遭,排除!
布袋蓮的單位面積產量高於竹子、甘蔗、甜高粱及芒草,但是在台灣布袋蓮繁殖傳播太快,同時會造成河流湖泊的死亡,加上它需要培養在水體中,大面積栽培布袋蓮意味著要大量投資挖掘大面積 的池塘,同時消耗大量水源去維持水量,排除!
最後剩下狼尾草,它具有前面五種作物無法取代的優點:
- 單位面積土地年產量高,在台灣地區全島平均每公頃年產量都在250公噸以上,優於甘蔗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平均200公噸,甚至在屏東恆春、滿州地區年產量可達到每公頃400公 噸以上。
- 肥料與灌溉水量都低於甘蔗,種植成本低,同時不像甘蔗有大量病蟲害問題,狼尾草在台灣地區種植十多年沒有病蟲害的報告。
- 狼尾草可適應 各種地形,沙土、壤土、砂壤土都可以栽種,尤其在旱田表現最好,不會有與糧食作物搶地的疑慮。
- 狼尾草不造成環境生態危害,同時有完整的農作支援體系。
所以看來,狼尾草是最合適台灣的生質酒精原料,但我還真不敢想像,當台灣有很多地方都長滿狼尾草之後的景象,喔,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