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162011
《多少才夠?》以幸福快樂為目標的理財觀
Add
作者在一開始的導論內容便提及本書的綱要,並建議讀者在每一章結束的時候,根據作者歸納的提示,停下一、兩分鐘想想自己生活上或理財上的習慣,經由這樣的反思,將本書學到的道理,轉換成實質的改變。由此可以感受作者的用心!
本書內容大致上圍繞在第一章提及的3個通往成功的橋墩,以此在現狀跟幸福快樂之間,架起一道橋樑。這3個成功的支柱,就是1.自己的價值觀及人生目標(多少才夠?)、2.個人的理財策略、3.個人的投資策略。
在導論提及的那4個故事「貪心的猴子,牛頓」、「節儉的松鼠,坎普頓夫婦」、「饑餓的獵犬,詹姆士莫利」、「慧黠的海豚,巴菲特」就可以感覺出作者的理財觀 – 不走短線、不讓錢變灘死水、不要賺一分花三分,而是要像巴菲特那樣,不受同儕壓力、團體迷思及物質主義影響,堅守正確的理財信念放長線釣大魚。(他的對牛頓的評論很有趣)
而作者比較崇尚的理財方法是投資股票(他所謂的「大獎」),並且不該跑短線。此外,從文中看來,他並不認為房地產是一項好的投資工具,根據他的看法,房地產能累積財富,主要的原因是強迫儲蓄,而不是房地產本身創造價值。
最後,在通往幸福快樂的過程中,作者鼓勵大家專注在正確的金錢和幸福關係,並在立於財務安全的處境之後,慷慨地幫助別人。並藉由本書思考一下這個價值連城的問題:多少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