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312011
《伊利亞特》瑰麗的西方史詩
Add
伊利亞特書本封面
學生時代無緣接觸這類型的文學作品。就我個人的感覺,荷馬這兩部(跟即將閱讀的奧德賽)史詩內容,實在是太囉嗦。每當某個人物出場,荷馬總是不忘把他的祖宗三代交代清楚,而且常常以某某之子稱呼書中的人物。以致於讀書不求甚解的我,開始時有點無法適應,常得用搜尋的功能,尋找這個某某之子到底是誰。我想,學生時代的我,就算接觸它,也無法耐著性子讀完它吧?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木馬屠城記的故事並不陌生,若干年前,這個故事也曾重新登上大螢幕,由小布飾演那如神一般的英雄,阿基師;不,阿基里斯(不知怎的,每次阿基里斯在書中登場的時候,腦海裡常跑出阿基師握著槍桿的影像)。
在「伊」書中,除了一般人物以外,還不時穿插希臘眾神參與其中,跟中國的封神榜頗有相似之處,不過「伊」書對於眾神的部份沒有「封」書這麼誇張跟活靈活現。書中人物常將成敗歸咎於神明的庇佑或偏袒,讓我想起如「大蛻變」描述的希臘宗教思想起源,而發出會心的一笑。我覺得這也不啻為一種在失敗時,讓自己心裡舒坦一點的方式。比方說,當我失掉了某筆重要訂單的時候,也許把它想成是競爭對手受到某某神明的偏袒,就不會太耿耿於懷而患得患失吧?
讀完本書,才了解為何它會被列在一生必讀的重要典籍之中。透過本書,能夠了解將近3000年前的人物,以及他們的宗族關係。並從荷馬那種囉哩囉嗦的敘事方式中,更詳細地得知當時的風土人情(服裝、車駕、習俗、戰爭形式)。比如說,在戰場上剝去死人的鎧甲、武器為己用或當做禮物餽贈將士,在當時算是很常見的。當下次到博物館參觀那些後代出土的希臘文物時,應該會有更深一層的感覺。我想這是這本書在精采的故事背後,給我的額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