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32013

慢一步,了解極限在哪裡

book_skill_to_wait書如其名,告訴讀者不必快速做出決策,應該讓自己的心智能有足夠的時間處理資訊,這樣大部分的結果會更好 – 思考延遲的決策。
前面幾章花了很大的篇幅,以各個面向說服讀者「第二隻老鼠有乳酪吃」從第一隻學習老鼠夾的經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不一定能吃到最好的蟲。到了第八章,才提到了OODA這個技術 (Observe-Orient-Decide-Act),用以縮短行動跟決策的時間,把更多時間花在觀察跟調整上。(當然,重點是要訓練自己能快速行動,他在第二章提到的網球選手)
因為主題挺鬆散的,讀了一會兒便放棄檢視閱讀,改以從頭讀到尾的方式,好險在商場關門前幾分鐘讀完,不然aNobii又多了一本未竟之書。前三章差點讓我放棄這本書,某些案例並不是因為不以為然,還覺得有些硬拗。到了第四章作者提到「鬥陣俱樂部」電影裡有隱藏快閃畫面的噱頭(電影最後還擺了張裸男),進而帶出速食、美人的快閃實驗,證明印象會左右人的行為,才提起我一些興趣(雖然還是覺得有點扯)。 Read More

Apr272013

有點危言聳聽,但還挺受用

你的商業知識都是錯的

作者有很資深的財務背景,這方面的知識,正是自己比較缺乏的。閱讀的過程中,總是拿自己工作範疇裡遭遇的狀況,拿來相互印證,在某些方面還挺受用的。在書店讀了一半以後,有點難割捨,正好去政大的書店,看到折扣就忍不住買了,得以把整本讀完。

Read More

Jul192011

《誰說人是理性的》銷售的矛與消費的盾

More about 誰說人是理性的!這本書簡單易懂,加上一些心理、行為學的實驗,非常引人入勝,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書。我想大部分的讀者,看了第一章以後,就會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並把自己放進「感同身受」的情境中。因為你我這些天性,在生命初始,已經被老天爺(神)設定好了,大家都一樣「不理性」 🙂 也因此這本書給我的收穫,是作者說的一句話:「趨吉避凶,克制自我不理性的傾向,極大化個人的幸福指數」,無論對銷售的一方,或者消費的一方都有幫助。根據書中提醒的那些東西,訓練自己,一兩年後,重新再拿來閱讀一次,一定會有新的體會。

閱讀本書的時候,臨時插進另一本書,「正義」,因為作者的演講實在太引人入勝了。而當我讀到「正」書的功利主義一段時,發現「誰」書裡面有些觀念,還頗有值得借鏡之處,於是停下「正」書,專心閱讀本書。本書比較多的實務(真人實驗)可以參考,而「正」書大多以故事或寓言形式引導讀者,比較多的理論。

基本上,這本書可以較快速地閱讀,所以我認為本書前面的導讀可有可無,濃縮過的精華會讓自己錯過不少測驗人類行為的精采部份。我閱讀的版本是增訂版,在書末最後一章,作者以近年的時事跟他自己遭遇道的事件,幫助讀者逐章複習。除了11章跟12章是一組的以外,其他各章沒有特別的關連性,時間不多的話,可以拆開讀或跳著讀。

Jun122010

《非洲崛起》超乎你想像的9億人口商機

More about 非洲崛起上個月逛書店的時候就注意到這本書,稍微翻看一下,覺得沒有買回家的必要,今天下午到書店把它給看完。整本書結構有點鬆散,也沒有很深入的解析,但對非洲的狀況的描述,倒是讓我印象深刻。 Read More

Mar132010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

More about 師父作者以自己當老闆的經歷,加上曾經協助過的案例作為佐證,將創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分享給讀者。

整個架構讀起來感覺有點亂,就是那種想到什麼說什麼的感覺。不過,畢竟這不是本學術論文,所以我認為無傷大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