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閱讀與思考

Aug292010

《我們的新世界》一本近代經濟史及經驗的集合

More about 我們的新世界2008年購入的書,卻到今年8月才從頭到尾完整閱讀一遍 - 之前多半讀不到1/5就停了。本書號稱為葛老的自傳,但事實上是一本近代經濟史(美國觀點)加上工作經驗(總體經濟學)的集合,跟「自傳」比較能沾得上邊的,大概只有前面4個章節。

本書以11、12章將本書分為兩個主要部份,11章以前是葛老的傳記,及其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18年期間的世界經濟簡史 - 從第3章尼克森時代被延攬進入白宮開始,一直寫到11章退休為止。

12章以後,則是他多年經驗結晶跟葛式經濟學(Greenomics)的總集,裏面可以看到他對自由市場及財產權保護這種資本主義制度的推崇。個人認為,17章以前的主題編排跟他的論述思路比較有系統,12、13章講完他的「資本主義」信念之後,開始對世界各區域的經濟情勢及歷史背景,提出他的觀點。而從18章開始,主題變得很雜亂,像吃什錦麵一般。這一口吃魷魚、下一口吃大蒜,少數章節甚至連內容也是如此。直到最後一章,他根據數據彙整出他對2030年以前的經濟發展預測。以他保守的個性來看並不意外 - 平凡無奇。 Read More

Aug152010

《蘇菲的世界》一本哲學的入門書

More about 蘇菲的世界(下)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總覺得作者畫蛇添足地把蘇菲這個角色加入本書,藉此刻意安慰讀者,讓讀者以為哲學不是很難的東西。從當時我的認知來看,書中的哲學課還是哲學課,蘇菲還是蘇菲。

但隨著書中歷史的演進及話題的深入,逐漸發現蘇菲常常扮演畫龍點睛的重要角色。從耶穌誕生開始,一直到巴洛克時期,作者巧妙地讓蘇菲聽講的時間與年代相符(時間x100),讓我很容易把一個一個哲學家的思維跟文明的時間,像衣架一樣掛在正確的位置。而當蘇菲發現自己的處境之後,故事360度一轉,來到柏克來山莊,就如楚門(楚門的世界)跟Neo(駭客任務)的覺醒一般,一腳踏入「啟蒙時期」。我在此時忍不住喝了一聲采,作者真是太高明了!果然是寫哲學的。(P.S.我很喜歡馬克思那章作者用的招數。進入正題以前,少校先讓史谷基Scrooge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蘇菲面前,太酷了!)  Read More

Aug12010

《台灣古建築裝飾圖鑑》

More about 台灣古建築裝飾圖鑑這是一本充滿照片、實用型的工具書。自己喜歡交趾陶一類的藝術品,對於古蹟的裝飾藝術也很有興趣。有了這本書以後,讓我對這些東西更加深印象。上次看了《台灣的古城》一書後,直到昨天抽空到新竹走訪淡水廳遺跡,讓本書也一起派上用場。就如封面說的「參觀古蹟不再走馬看花」,作者細心地在每一主題所屬的頁面上下緣,標注該裝飾藝術作品的資料。包含上緣的類別、技法、年代,以及下緣的建築物名稱、所在地、作品。開始閱讀本書前,可以先看一下第七頁的「如何使用本書」,以及目錄頁的內容,會更有概念。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本書可以讓自己參訪古蹟的時候,發現以前不會去注意的細節,讓這些行程充滿樂趣。最後記得看一下附錄跟索引,別錯過任何可以親自去觀賞察訪的機會。

Jul252010

《創新者的實踐》

More about 創新者的實踐iPod的成功讓Apple這家快掛掉的公司重獲生機,之後iPhone的出現更一舉顛覆傳統手機的使用習慣,也同時讓Apple一舉登上營收的高峰。
這本書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書皮顏色,因為綠色在書架的那一層中很突出。大致翻閱了一下之後,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很有系統,且對於三個創新的準則 – 差異化、快速、破壞性創新,在一開始的章節中,就已很清楚定位出來,且這三點,已是我認同的產品開發準則。

對於速度這個主題,之前看過不少書本的內容多半是廢話,而本書對於傳統產品開發流程及快速創新的開發流程,以易懂的圖表方式交叉比較,閱讀了部分作者闡述的觀點後,決定從圖書館借回家仔細閱讀一番。  Read More

Jul172010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

More about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之前對於經濟學方面的知識都是片斷蒐集而來,直到接觸《蘋果橘子經濟學》一書以後,對於經濟活動類似「蝴蝶效應」的現象,產生濃厚興趣。在博客來看到這本書的簡介,作者將每個經濟學的專有名詞,以一短篇故事,生動地介紹該經濟學名詞的內含。於是在心動之下,訂購了這本書。

這本書幫助我將一些已懂的、未懂的經濟學知識,以比較有系統的方式整理起來,對自己很有幫助。不過,這本書還是沒辦法進入「好書」的境界,主要問題有二:1. 有些專有名詞的太過學術、饒口,作者自己沒有消化後轉化成易懂的文字,這跟書名「一口氣讀懂」不符合。比方說,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這句話得重複咀嚼幾次,才有辦法理解,後來在Google上面搜尋到到一模一樣的敘述,可能是直接抄下來的。2. 少數「妙聽聞」的故事,跟主題的聯接性太弱,沒辦法讓讀者有很深刻的印象。 Read More

Jun202010

《爵士樂的故事》

More about 爵士樂的故事本書分成3個層面介紹爵士樂

以年代為主軸,將爵士樂分為「黑色音樂的誕生」、「黑道當家」、「神的選民」、「瓜熟蒂落」、「J.C降臨但這次不再復活」、「爵士?」幾個爵士樂的代表時期。然後把Swing,Bebop, Cool Jazz, Hardbop, Free Jazz等等不同的爵士風格及代表的樂手隨著年代的演進,一一介紹。

此外,在書中的每個章節,作者也以自己的觀點,推荐一些經典的爵士樂CD,讓剛接觸爵士樂的讀者有個很好的入門方向。
我覺得這是本不可多得的爵士樂入門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