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12015

不同的歷史觀點看明末遼東戰事與將領

奏摺上的晚明

奏摺上的晚明

數年來,不減對明朝歷史的著迷,本書成為我近年來書架上少有、閱後不須歸還的其中一本。它從萬曆皇帝一直談到崇禎煤山上吊身亡,以明朝在遼東與滿州的戰事為舞台,佐以劇本中歷代群臣的奏摺,以客觀的角度評論各個自己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大明英烈傳」注音讀本是我兒時的啟蒙,「明朝那些事兒」是2011年在輕鬆的故事中,重提起對明朝的憧憬,這本「奏摺上的晚明」不但讓自己更深入了解明朝,更獲得評論歷史人物的客觀方法。
從奏摺上看到不同人物,以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來評論一個人的功過或者一件事情的原委。印證到公司組織,也頗有戚戚焉,也幫助自己對事情客觀思考方法。內容除了按時間敘述歷史的演進外,主要從李成梁開始,逐一描寫這些主帥在領導與對付後金與流寇的能力與其功過。這些將領包括,李成梁、楊鎬、熊廷弼、孫承宗、高第、袁崇煥、毛文龍、盧象升、洪承疇、吳三桂。
李成梁放走了覺昌安與王杲的孫子,努爾哈赤。而後又在「意外」中,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線人),並給予努爾哈赤三十道敕書(朝貢,獲取金銀財寶的門票),與明朝的官職作為補償,使其開始坐大。
Read More

Oct202014

阿拉伯歷史文化的初體驗

阿拉伯通史

阿拉伯通史

一本通史,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讀完,效果不是很好,讀到後面忘了前面。不過終於在這次的旅程中,完成第一次的閱讀。正好這次的行程包含伊斯坦堡,在當地開始閱讀最後一個章節。書中阿拉伯的歷史演進,也在奧圖曼土耳其的榮耀與衰敗中,步入現代。
在Musatafa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亟欲對土耳其近來的狀況辯解,也對當前總統領導土耳其走向強盛富強的期待,重回當年的榮耀。這是這位受過高等教育,能夠設計電路、FPGA代碼,聰明好客的工業用電腦的代理商老闆,對伊斯蘭世界少數幾個非產油國家之一的心願。不過,這位愛國者,一手握知識寶典,另外一手仍舊握著寶劍…做軍方的生意。難道這就是這個世界,從古自今的宿命?即便是先知,也無法改變?連他自己也捲入鮮血的的漩渦中?
劉備脫離曹操控管、四處流亡之際,聽徐庶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成就基業。正如先知在Hijrah事件中,逃回母親的希賈茲故鄉,在西元266年7月16日,開啟回曆元年,並帶領信徒及其古萊氏族人,四處征戰,終結阿拉伯多神教的傳統,以表白、禮拜、卡瓦納貢、齋戒、朝覲麥加,這五個綱領,組成基本教義,廣受信眾。。在病死麥地那之前,短短十年間,這群人建立起伊斯蘭的基業。 Read More

Jan202013

《印度的故事》一場18個月的人文歷史之旅

印度的故事

印度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本比較有系統地去了解印度的書,也是作者花了18個月的時間,親自踏遍印度個重點歷史城市的結晶。雖然之前在《大蛻變》跟《微物之神》兩本書中,接觸過印度的宗教、社會、文化背景,但都是比較零散的片段。讀完這本書以後,讓我對印度有更全盤的了解,並使得上次住在新加坡小印度區那兩晚的經驗與記憶,更加深刻(尤其作者提到的氣味,印象非常深刻,街上飄散著奇怪的香味,不討厭,但也不喜歡)。

作者依照時間順序,將整個印度史分成6個階段,然後在每個階段裡面,他都實地去探訪跟該階段有關係的城鎮,然後由該城鎮的風土民情開始,帶出那個階段的歷史情節。我覺得以這樣的方式來閱讀歷史,還蠻有收獲的,跟上一本《在廟口說書》的編排有點類似(但廟書的時間稍微亂了一點,這無可厚非,因為廟書是以廟當做主角)。

另外,我發現若是單獨閱讀本書的內容,不久我的腦筋就被那些饒口的地名、人名給搞迷糊了。但是閱讀一個段落之後,搭配DVD再跟著作者走一次,並加上Google Map的幫助,就很快就能記住那些《摩訶婆羅多》、《旃陀羅笈多》、《梨俱吠陀》等等已經忘掉的奇怪名字、或是城市名稱。像第二章裡面,作者稍微提到麻黃做的飲料,DVD裡面則是一段作者去藥材店嘗試這種飲料的過程(他在片中提到「索馬Sorma」這個單字,就是犁俱吠陀裡面提的東西)。 Read More

Jul312011

《伊利亞特》瑰麗的西方史詩

伊利亞特書本封面

伊利亞特書本封面

學生時代無緣接觸這類型的文學作品。就我個人的感覺,荷馬這兩部(跟即將閱讀的奧德賽)史詩內容,實在是太囉嗦。每當某個人物出場,荷馬總是不忘把他的祖宗三代交代清楚,而且常常以某某之子稱呼書中的人物。以致於讀書不求甚解的我,開始時有點無法適應,常得用搜尋的功能,尋找這個某某之子到底是誰。我想,學生時代的我,就算接觸它,也無法耐著性子讀完它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