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與效率
在書店主要看了第3章所得與機會的平等,為正在閱讀中的「正義」一書,尋找補充資料。內容與正義的第3章與第4章頗有互補功能,很有幫助。其他章節略讀。第4章也不錯,之後找機會詳讀。
本書根據作者在1974年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Godkin)講座的演講內容擴充而成,所以書中一些實例是很久以前的統計數字。
在書店主要看了第3章所得與機會的平等,為正在閱讀中的「正義」一書,尋找補充資料。內容與正義的第3章與第4章頗有互補功能,很有幫助。其他章節略讀。第4章也不錯,之後找機會詳讀。
本書根據作者在1974年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Godkin)講座的演講內容擴充而成,所以書中一些實例是很久以前的統計數字。
這本書簡單易懂,加上一些心理、行為學的實驗,非常引人入勝,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書。我想大部分的讀者,看了第一章以後,就會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並把自己放進「感同身受」的情境中。因為你我這些天性,在生命初始,已經被老天爺(神)設定好了,大家都一樣「不理性」 🙂 也因此這本書給我的收穫,是作者說的一句話:「趨吉避凶,克制自我不理性的傾向,極大化個人的幸福指數」,無論對銷售的一方,或者消費的一方都有幫助。根據書中提醒的那些東西,訓練自己,一兩年後,重新再拿來閱讀一次,一定會有新的體會。
閱讀本書的時候,臨時插進另一本書,「正義」,因為作者的演講實在太引人入勝了。而當我讀到「正」書的功利主義一段時,發現「誰」書裡面有些觀念,還頗有值得借鏡之處,於是停下「正」書,專心閱讀本書。本書比較多的實務(真人實驗)可以參考,而「正」書大多以故事或寓言形式引導讀者,比較多的理論。
基本上,這本書可以較快速地閱讀,所以我認為本書前面的導讀可有可無,濃縮過的精華會讓自己錯過不少測驗人類行為的精采部份。我閱讀的版本是增訂版,在書末最後一章,作者以近年的時事跟他自己遭遇道的事件,幫助讀者逐章複習。除了11章跟12章是一組的以外,其他各章沒有特別的關連性,時間不多的話,可以拆開讀或跳著讀。
作者凱倫.阿姆斯壯從中國、印度、猶太、希臘四個主要的宗教文明切入,介紹不同的宗教文明在軸心時代的中心思想,並且反思現今的宗教,該如何找回軸心時代的本心,為這個殘破的世界帶來光明。她在書中的思想,主要圍繞在「不害」這個核心,而上面所說的本心,就是慈悲。
作者所提及的軸心時代,是這麼定義的:
中國:周朝瓦解 – 秦統一
印度:哈拉巴文明解體 – 孔雀王朝興起
希臘:邁錫尼王國 – 馬其頓帝國
猶太:亡國 – 羅馬帝國 Read More
雖然這是2002年就已經出版的書籍,直到2009年才翻譯成中文書,但作者所論述的投資四大基柱 – 理論、歷史、心理學、行業,是歷久彌新的道裡,因此影響並不大,本書還是很值得對投資有興趣或開始接觸投資的讀者閱讀。
對於各種投資工具,作者鍾情於股票及債券。他的投資組合是以股票為主(分為美國國內股票、國外股票)、債券為輔(遮風避雨的石棉瓦),但由於是站在美國的投資人觀點設想,因此台灣的讀者在閱讀第五部「投資策略」的時候,需要稍微將時空背景調整一下再思考,否則第五部的參考價值並不是很大。我想,本書對我的幫助,主要還是來自於前面四部,作者在四大投資基柱所灌輸的理念。 Read More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書,跟之前讀過的經濟學書籍很不一樣。每一個主題帶上一張以上的地圖,搭配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容易了解相關性。 裡面一些資料對我來說很新鮮,比如繼金磚四國之後的VISTA,中國及印度的人口變化等等。 Read More
賈德繼「蘇菲的世界」之後,再次推出這一本跟哲學概念有關的小說。跟「蘇菲的世界」一樣,賈德試著在「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一書裡,利用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進入浩瀚的哲學世界中,化枯燥為神奇。所以我對故事本身是否精彩,跟「蘇」書一樣,並沒有特別的期待。若說「蘇」書是本哲學史入門,「庇」書則是本哲學思想的思辨基礎;若用講義、課本來比喻「蘇」的話,「庇」則比較像實驗課本(從前上實驗課要帶的那本操作手冊)。當然,看賈德的小說,要比看課本來得有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