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142011

《正義》培養美德和思辨共善

正義書本封面

正義書本封面

桑德爾從福祉、自由為出發點的功利主義及自由主義兩個面向開始,引導讀者從立場的正反面,思考正義的本質,而不是說教。從第八章開始,藉由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原書的章節名稱 Who Deserves What?),導引讀者進入思考正義的第三個面向 ─ 美德,並在第十章揭露作者自己的理想 ─ 培養美德和思辨共善。 Read More

Jun222011

《大蛻變》宗教在軸心時代形成的神聖內涵

More about 大蛻變作者凱倫.阿姆斯壯從中國、印度、猶太、希臘四個主要的宗教文明切入,介紹不同的宗教文明在軸心時代的中心思想,並且反思現今的宗教,該如何找回軸心時代的本心,為這個殘破的世界帶來光明。她在書中的思想,主要圍繞在「不害」這個核心,而上面所說的本心,就是慈悲。

作者所提及的軸心時代,是這麼定義的:
中國:周朝瓦解 – 秦統一
印度:哈拉巴文明解體 – 孔雀王朝興起
希臘:邁錫尼王國 – 馬其頓帝國
猶太:亡國 – 羅馬帝國  Read More

Apr222011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哲學的實驗課

More about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賈德繼「蘇菲的世界」之後,再次推出這一本跟哲學概念有關的小說。跟「蘇菲的世界」一樣,賈德試著在「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一書裡,利用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進入浩瀚的哲學世界中,化枯燥為神奇。所以我對故事本身是否精彩,跟「蘇」書一樣,並沒有特別的期待。若說「蘇」書是本哲學史入門,「庇」書則是本哲學思想的思辨基礎;若用講義、課本來比喻「蘇」的話,「庇」則比較像實驗課本(從前上實驗課要帶的那本操作手冊)。當然,看賈德的小說,要比看課本來得有趣。 Read More

Aug152010

《蘇菲的世界》一本哲學的入門書

More about 蘇菲的世界(下)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總覺得作者畫蛇添足地把蘇菲這個角色加入本書,藉此刻意安慰讀者,讓讀者以為哲學不是很難的東西。從當時我的認知來看,書中的哲學課還是哲學課,蘇菲還是蘇菲。

但隨著書中歷史的演進及話題的深入,逐漸發現蘇菲常常扮演畫龍點睛的重要角色。從耶穌誕生開始,一直到巴洛克時期,作者巧妙地讓蘇菲聽講的時間與年代相符(時間x100),讓我很容易把一個一個哲學家的思維跟文明的時間,像衣架一樣掛在正確的位置。而當蘇菲發現自己的處境之後,故事360度一轉,來到柏克來山莊,就如楚門(楚門的世界)跟Neo(駭客任務)的覺醒一般,一腳踏入「啟蒙時期」。我在此時忍不住喝了一聲采,作者真是太高明了!果然是寫哲學的。(P.S.我很喜歡馬克思那章作者用的招數。進入正題以前,少校先讓史谷基Scrooge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蘇菲面前,太酷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