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大師的市場經濟知識
2012年花了很多零散的「長時間」在這本書上面,以致於拖了半年以上才讀完它。主要因為這本專業書,具有鬆散與艱深(對我來說)的雙重特性,書中每個章節都是某經濟大師,關於市場經濟理論的論文,雖然其中摻雜了一些兩位編者(多蒂與李)自己的文章,讀起來較為輕鬆。但對我來說,論文中絕大部分的主題,還是需要連續時間專心閱讀才有辦法讀通。
雖說書中每則由編者挑選出來的文選都是獨立的,但因為二位編者還是將這些論文做了某種程度的排序,照著編者選文的順序從頭讀到尾,會比較有系統一些。而且每一部開頭,都有編者的導讀,可了解編者在某部內容,為什麼選了這些文章,以及每篇文章在講些什麼。
「看不見的手」和「市場與個人自由」這兩部文選集,是市場經濟的基礎,那隻代表自私與自利的「看不見的手」,在一個以自由為前提的市場中,匯集眾人的意志(或是說欲望)推動市場經濟的運作。從選文中,我們看到一些關於市場經濟的論述:「利己同時也能利他」、「自利不等於自私」、「賺錢有什麼不道德?也是種社會責任」、「私有市場不僅創造財富,更進一步保障個人自由」、「沒有個人自由,討論責任毫無意義;沒有個人應負的責任(犧牲部份個人自由),自由亦無法延續」、「沒有政治自由就沒有經濟自由(保障私有財產)」。而其中兩篇海耶克(F.A. Hayek)的論文覺得太過於學術性(甚至覺得有些哲學性),很難讀懂。 Read More